點我觀看暫助商連結

【#來自天狼星的FRANK】《1》生命的苦樂取決心的大小;《2》有些事情,不需要一次全部處理(近期信息會集中收錄放在一起喔)

有些近期信息會集中收錄放在一起喔
編譯者:來自天狼星的FRANK
0:00 影片開頭 0:34 《1》生命的苦樂取決心的大小(20131016) 5:06 《2》有些事情,不需要一次全部處理(20131017) #來自天狼星的FRANK #無德禪師 #佛祖 #佛陀 #聖潔的蓮花 #諾亞之子 #聖經

《1》關於 生命的苦樂取決心的大小
編譯者:來自天狼星的FRANK

摘自:《淡定,讓你心想事成》

佛教傳說中,佛陀出生即能行走,每走一步,腳下便湧現朵朵金蓮。

蓮花在佛教中,有其特殊的意義,「佛祖慈悲懷,蓮花朵朵開」,蓮花以其「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」的品格,深受文人雅客的喜愛。

其實,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朵聖潔的蓮花,因此,每個人也都有品性潔淨的內心。

把握這份心,就有機會取得幸福的關照,從而永遠脫離世間的痛苦,得到永恆的快樂。
有位信徒問無德禪師說:「同樣一顆心,為什麼心量有大小的分別呢?」禪師並未直接作答,告訴信徒說:「請你將眼睛閉起來,默造一座城垣。」

於是,信徒閉目冥思,心中構想了一座城垣。信徒說:「城垣造完了。」

禪師說:「請你再閉眼默造一根毫毛。」信徒又照樣在心中,默造了一根毫毛。信徒說:「毫毛造完了。」

禪師問:「當你造城垣時,是否只用你一個人的心去造?還是借用別人的心,共同去造呢?」

信徒回答:「只用我一個人的心去造。」禪師問:「當你造毫毛時,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?還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?」

信徒回答:「用全部的心去造。」於是禪師就對信徒開示:「你造一座大的城垣,只用一個心;造一根小的毫毛,還是用一個心,可見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!」

其實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,亦可淨可濁,由此既能生快樂,又能生煩惱。

痛苦和悲哀都來源於自己的心。

一個人心中若太過執著,自然會迷失在慾望的叢林中,分辨不出正確的方向;只有心如水般清澈,如月光般輕盈,如蓮花般純淨,才能擁有快樂的心境,擁有單純的幸福。

一位禪學大師有一個老是愛抱怨的弟子。

有一天,大師派這個弟子去市集買了一袋鹽。

弟子回來後,大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,然後喝一口。

「味道如何?」大師問道。「鹹得發苦。」弟子皺著眉頭答道。

隨後,大師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,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裡,然後說道:「再嚐嚐湖水。」弟子彎腰捧起湖水嚐了嚐。

大師問道:「什麼味道?」「純淨甜美。」弟子答道。

「嚐到鹹味了嗎?」大師又問。「沒有。」弟子答道。

大師點了點頭,微笑著對弟子說道:「生命中的痛苦是鹽,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。」

大師一語道破我們一直以來的困擾:生命中的痛苦是鹽,它的鹹淡,取決於裝盛它的容器。

有人說,生活像是一顆苦瓜,即使在聖水中浸泡,在聖殿中供養,放入口中,苦味依然不減,這是苦的本質;其實我們的生活,更像是一杯白水,放入蜂蜜就是甜的,放入鹽粒就是鹹的,放入茶葉有些苦澀,放入咖啡就有醇香。

心是苦的,生活便如苦海無邊;
心是甜的,生命處處都是曼妙風景。
謝謝收聽!感恩祝福!
< 原文:http://3d-5d.blogspot.com >

《2》關於 有些事情,不需要一次全部處理
編譯者:來自天狼星的FRANK

摘自:《與過去和好》

有些經驗太過敏感,不適合現在處理──或根本不宜去處理──所以某種程度而言,壓抑是為了自己的健全著想。

所謂的抵抗或拒絕,也許對我們是最好的。

我們可以回想化學課中,容器的堅固性,必須與容器中化學物質加熱時所產生的壓力成比例。

我們可能是一隻太薄的玻璃杯,無法承受那段燒燙的過去。

對某些人來說,有些童年發生的事,最好還是不為人知較好。
當我們太脆弱而無法承受時,沒被發現的記憶,會比直接面對的記憶較不具傷害性。

直接地檢視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,可能很可怕或很驚人,以致我們有可能驚慌、崩潰、變得不正常或整個崩壞分解,就如詩人愛蜜麗.狄更生冷酷的描述:

有一個痛苦如此全然地吞噬了本質,然後用沉迷覆蓋了深淵。
因此記憶可以踏步,於周圍──橫越在它之上,像個神魂顛倒的人安全地前進──那裡有隻睜開的眼睛會丟下他──一根一根骨頭地丟。

轉移目光可能是自我身體的自衛機制,為抵抗那個可能大到我們無法承受的刺激。

知道我們是誰、別人是誰,或我們所感覺的恐懼和危險,可能會在心裡變成巨大的迷惑。

也許我們不會真的困惑,只是還沒裝備好—或準備好—去知道。

內心的偵測器就像個守護天使,保護我們不要知道得太多。

測量我們心靈的承載能量是很重要的,我們能安全地知道多少關於自己的事情?

大自然所認為的人類面對悲傷的失落,她可能認為我們最大的失落就是自己的孩子被一隻利牙的老虎殺死。

她可能沒有預見連環殺戮、恐怖主義和人類浩劫。

我們哀悼的能力也許還不足以進化到能處理如今面臨的恐怖。

同樣地,就個人而言,童年的某些虐待或失落可能大於心靈所能承載的。

有些悲傷因此可能是無止境的,就像哈姆雷特所描述的:「他會用眼淚氾濫整個舞台。」

這可能是為什麼我們通常會害怕知道真正的感受或動機。

我們會拒絕承認自己所無法處理的,就像聖經故事裡的諾亞之子一樣。

他們在發現父親喝醉且裸體躺在帳篷裡時,在覆蓋其父身體的同時,也轉移了目光,不願面對父親酗酒的事實,不管是在心理上或字面上。

我們可能也會這樣做,或頂多瞥一眼,就是無法無懼且堅定地注目,因為這是對於面對我們自身事實的很大挑戰。

有時候,阻擋我們的是自我,因為它不想承認自己受傷了。

但丁在地獄裡看到拒絕懺悔的靈魂,這是一個膨脹的自我拒絕承認它的不恰當或拒絕請求原諒的比喻。

的確,自我不能承認任何一種形式的破裂。

這是多麼諷刺,因為只有在我們承認自己受到動搖時,才能找到修復的道路。

這個諷刺喚起救贖的矛盾典範,深深地刻印在人類共通的心靈裡:在那裡,透過傷口,我們才能得到治癒。

透過矛盾,我們能看到心靈是傾向完整的,且孕育我們心靈的宇宙是友善的。

救贖的可能性,最能滋長於我們開始坦承自己的傷口,不需要去挖掘過去記憶到它們自然地到來。

這通常要在一段長久的圍城之後,必要的保護盔甲或受驚的自我城牆才能被瓦解,

而它的石頭能被重新利用來建造一個健全的自我,一個沒有成為我們移情素材的防衛裝飾。

在我們透過心理成長功課和靈修來穩定生活時,我們認識自己的能力也有所成長,然後可以漸漸容許越來越多與我們過去有關的事。

在我們知道的比我們能承受的還多的事實裡,會有個動人的同步性。

那個同步性是個守護天使、友善的宇宙典範,是任何一個溫柔地在我們受傷的心靈上,創造出神聖出口的人。
謝謝收聽!感恩祝福!
< 原文:http://3d-5d.blogspot.com 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♡歡迎光臨,在這邊留言或心裡想說什麼都可以哦♡已啟用留言管理。所有留言都必須經過網誌作者核准。